吹尽狂沙始到金,他们与三明学院前身校的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2023-12-08 来源:三明学院

百廿以来

三明学院虽校名屡易、校址几迁

学校始终为国家担当教育责任

“闽师之源”声誉远播

为纪念办学120周年

官微特别推出“百廿长河,岁月鎏金”系列视频

邀请了领导、教师、校友们

为大家讲述120年来的发展与变革

今天来听听他们

讲述三明学院前身校的成长故事


三明师范杨真才校长


高水平的教师,良好的伙食

身穿省立永安师范校服是那个时代学生的骄傲

清扫文盲速成识字

宣传婚姻法解放妇女

教育面向农村、面向小学

这些让杨真才校长深有感触

他认为母校正是适应了三明地区的发展

才有今天的成就

他相信今后母校一定会越办越好



三明师范教务处处长王生樵同志


三明师范复办需要建立新校址

一切从零开始

雨天一身泥,晴天漫粉尘

丝毫不影响全校师生建设校区的热情

入校自带一把锄头

挖路、种地、修操场

锤炼教师技能基本

一切都是为服务农村教育做准备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劳动建校

这些优良传统得到了一代代传承




三明师专副校长伍开谟同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

有许多成绩良好的同学

因为年龄、家庭等原因无法被大学录取

三明师专的前身三明地区师范大专班应运而生

为学子们提供了继续深造的平台

这个班汇集了全市中学的优秀教资

有12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

专班蓬勃发展着,不断向前

从大专班到师专再到三明学院

越办越好,越办越大

走向更光明的前景



三明师专政教系主任陈炳桃老师


通过陈炳桃老师的讲述可以知道

当时的三明师范衣食住行十分困难

一个月只有“四两油、半斤肉、二十八斤米”

师资也严重缺乏

好在从大队、公社调集教师增加师资力量

学生也自力更生,勤奋学习

使学校得以维持运营

后来通过办三明师范地区大专班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

学校坚持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学校一直“走在前头”



三明学院原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李显淮同志


李显淮同志曾在三明学院前身校之一

三明职业大学担任副校长

他回想当年刚调到职大时

恰逢三明市决定自办一所自己的大学

于是三明职业大学应运而生

当时为筹办学校开始人才引进工作

林建明、郭南洲、周新民、林树国等骨干教师陆续加入

并在现在的三元校区举行开学典礼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三明学院建设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鲲鹏正举、指日可待


三明职业大学外语系主任郭南洲老师


郭老师提到当时条件困难

需要建立语音训练室

都是三明师专的老师来帮忙

现在比以前拥有更加现代化的设备

他希望三明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老师

将来也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勇敢走向岗位



三明职业大学干部班84级校友陈金清同志


从陈金清同志的讲述中

“闽师之源”的来历缓缓展现眼前

他的同事陈祖昆从厦大毕业

先后在三明师范、三明市政协文史办任职

受全国正史撰写的启发

在各方的支持下编写《闽师之源》

那些亲身经历,亲耳所闻

永远留在了集册中

激励着明院人接续奋斗



倾听了7位老师的讲述

大家是否感受到了三明学院在成长过程中的不易

希望大家能够传承前身校的优良传统

成为新时代的一名优秀的明院人

接下来明日明月还将继续为大家推出系列视频

敬请期待~



三明学院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若琛

校审:郑博洋